杨志平

  • 性 别:
  • 职称:副教授
  • 学 历:博士研究生
  • 学院:教育学院
  • 系部所:小学教育
  • 执教层次:硕士生导师
  • 电话:
  • 电子邮箱:yzp106@163.com

基本情况

杨志平(1987-),汉族,湖南新化人,中共党员。教育学博士后、博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,副教授(校聘)。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、基础教育改革等研究。在《课程·教材·教法》《全球教育展望》《教育发展研究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、省级课题5项,参与教材编写1部,获省级(含)以上奖励4项。

承担课程

研究生   课程与教学论

本科生   课程与教学论  现代教育学  教师专业发展 家庭教育学

主持课题

1.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《数字化资源赋能乡村小规模学校美育实施研究》(编号23YJC880130),在研。

2.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《数字化教育资源赋能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机制研究》(编号GD23YJY21),在研。

3.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》(编号23YBA142),在研。

4.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《数字化教育资源赋能乡村学校深度教学的原理与实践研究》(编号23B0465),在研。

5.主持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《指向深度教学的大作业设计及其学科转化探索》(编号Y20230654),在研。

6.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《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转化与教学策略研究》(2019-2021),已结项。


代表性论文

1.杨志平,谢翌.“素养生成”等于“用以致学”吗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22,42(20):69-76.CSSCI。

2.谢翌,杨志平.大作业观:主要内涵与实践路径[J].课程.教材.教法,2022,42(01):10-17.CSSCI

3.辛继湘,杨志平.学校课程创新的文化取向:动因、特征与路径[J].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,2021,20(04):24-30.CSSCI

4.辛继湘,杨志平.非力量伦理:重拾教学中被技术遮蔽的自由——基于埃吕尔技术自主论视角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20,40(04):5-10.CSSCI

5.杨志平,辛继湘.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三重反思[J].教育科学研究,2020(10):25-30.CSSCI扩展版

6.杨志平,谢翌,程雯.“五育”融合视域下劳动课程研制的逻辑基点与路径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23,43(23):9-15.北大核心

7.杨志平,辛继湘.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下的课程文化[J].教学与管理,2020(13):1-4.北大核心

8.杨志平.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转化的问题与改进[J].教学与管理,2021(01):6-8.

9. 杨志平,程雯,谢翌.打开课程运行“黑箱”:学校课程发展五层次论刍议[J].全球教育展望,2024,53(08):3-16.  CSSCI


奖励荣誉

1.湖南科技大学2024年度教学优良榜。

2.第三届广西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大赛二等奖(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,2017)。

3.第七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(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,2018)。

4.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(排名第六)(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,2012)。

5.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度、2024年度优秀工会会员。


研究方向

课程与教学,教师教育,基础教育改革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