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旭

  • 性 别:
  • 职称:教授
  • 学 历:博士研究生
  • 学院:教育学院
  • 系部所:应用心理学
  • 执教层次:硕士生导师
  • 电话:
  • 电子邮箱:psylix@sina.com

基本情况

刘旭,男,汉族,中共党员,湖南衡阳人,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教师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。先后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、湖南科技大学“湘江学者”拔尖人才II类培养计划,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《心理科学》《心理与行为研究》《Current Psychology》《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》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,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(心理学)全文转载1篇,出版专著(含合著、参著)4部。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1项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项、湖南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资助项目1项、其他省级课题5项。获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,湘潭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。

学习经历

2003.09-2007.06 湖南科技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,获理学学士学位;

2007.09-2010.06 湖南科技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,获教育学硕士学位;

2010.09-2013.06 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,获教育学博士学位。



工作经历

2013.06-2025.03 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专任教师;

2022.11-2023.11 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借调工作;

2018.12-2023.11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;

2024.05-2025.05 湖南科技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(挂职)。

承担课程

  普通心理学,教育心理学,团体心理辅导。

主持课题

[1] 2021,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,基于选择性提取的儿童学习效果保持机制及其对策研究;

[2] 2021,湖南省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资助项目,利用选择性提取促进儿童词汇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;

[3] 2022,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,提取诱发遗忘的动态效应及其认知机制研究;

[4] 2022,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一般项目,提取诱发遗忘: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视角;

[5] 2020,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,课程思政背景下普通心理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;

[6] 2015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,青少年提取诱发遗忘的产生机制及其与高效率学习的关系研究;

[7] 2014,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老年人执行功能发展特点及其干预研究;

[8] 2014,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,关于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认知机制研究。


代表性论文

[1] Wang, Z., Liu, X. (2024). Retrieval-induced forgetting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s not affected by the correlated costs and benefits problem: Evidence from cognitive inhibition. Current Psychology, 43, 31852-31861.SSCI

[2] 刘旭, 王卓, 陈佳莉, 蔡佳, 陈京军. (2023). 项目竞争强度对认知失败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 31(3), 530-535.CSSCI

[3] 刘旭, 崔喆, 蔡佳, 王卓, 宋旭, 朱嘉琪. (2023). 特质反刍思维大学生的记忆抑制受损——来自提取诱发遗忘的证据.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汉文版), 52(4), 340-346.

[4] 张娣, 陈芷柔, 刘旭*. (2023). 反刍思维与大学生认知失败的关系: 抑郁的中介作用. 心理技术与应用, 11(8), 484-491.

[5] 袁绪芬, 刘志军, 刘旭*. (2023). 父母低头行为与青少年述情障碍的关系: 链式中介分析.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, 38(6), 19-25.

[6] Liu, X., Wang, L., Hussain, S., Fang, R., Cao, C., & Elhai, J. D. (2022). DSM-5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nonclinical samples of Chinese and Pakistani trauma-exposed adults: Factor structure and invariance across culture.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, 210(6), 439–445.SSCI

[7] 刘旭, 蔡佳, 崔喆, 宋美含, 王力. (2022). 项目竞争强度对网络成瘾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心理与行为研究, 20(1), 8-14.CSSCI

[8] 蔡佳, 刘旭*. (2022). 情境记忆对未来情景思维的內隐影响. 心理学进展, 12(3), 688-696.

[9] 刘旭, 白学军. (2020).认知负荷和项目竞争强度对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心理学探新, 40(1), 18-23.CSSCI

[10] 刘旭, 李百涵, 吴瑶, 周含芳, 张倩. (2019). 项目竞争强度对焦虑特质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, 33(11), 856-861.CSCD

[11] 刘旭, 岳鹏飞, 白学军. (2019). 提取诱发遗忘中的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:反应抑制能力与项目竞争强度的影响. 心理科学, 42(5), 1039-1046.CSSCI

[12] 刘旭, 旷生权, 舒泽逸, 白学军. (2017). 项目竞争强度对毒品成瘾者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 25(6), 1069-1073.CSSCI

[13] 刘旭, 刘志军, 王艳, 宋旭, 李江华. (2017). 心理资本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满意度的影响.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, 25(10), 1523-1526.

[14] 段媛婕, 刘旭*, 肖劲松. (2017). 初中生情绪智力对心理弹性的影响: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. 心理研究, 10(5), 91-96.

[15] 刘旭, 宋旭, 李江华. (2017). 提取诱发遗忘的特性:证据与争议.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, 9(9), 109-113.

[16] 刘旭, 刘志军, 岳鹏飞. (2016). 情绪调节策略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困扰的影响: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. 心理研究, 9(6), 88-91.

[17] 刘旭, 白学军, 李馨, 郝嘉佳. (2016).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·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全国采样调查报告. 心理与行为研究, 14(6), 729-734.CSSCI

[18] 刘旭, 白学军, 刘志军, 王艳. (2016). 农村中小学教师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: 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. 心理学探新, 36(3), 324-328.CSSCI

[19] 白学军, 刘旭. (2014). 项目强度与测试顺序对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心理科学, 37(5), 1140-1147.CSSCI

[20] 白学军, 刘旭, 刘志军. (2013). 初中生社会比较在成就目标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效应. 心理科学, 36(6), 1413-1420.CSSCI

[21] 白学军, 刘旭. (2013). 项目竞争强度对老年人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. 中国老年学杂志, 33(6), 2481-2484.CSCD

[22] 白学军, 刘旭, 李馨, 郝嘉佳, 沈德立. (2013).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: 中国成年人人际健康素质量表的编制. 心理与行为研究, 11(1), 1-8.CSSCI

[23] 刘旭, 刘志军, 范兴华, 姚景. (2009). 高中生家庭功能与问题行为及同伴接纳性的关系.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, 17(9), 1098-11010.

[24] 刘志军, 刘旭, 冼丽清. (2009).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问题行为的关系.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, 17(2), 210-212.CSSCI


科研成果

[1]提取诱发遗忘: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视角(独著). 长沙: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, 2021;

[2]中小学常见心理问题案例教程——心理活动教学设计(编著, 第二作者). 西安: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, 2018;

[3]心理学基础(参著, 第七章). 北京: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 2020;

[4]中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(参著, 第二章). 北京: 科学出版社, 2018;

[5]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典型案例, 2025;

[6]第三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, 2014;

[7]湘潭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, 2023。

奖励荣誉

[1]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十佳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誉称号, 2024;

[2]湖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, 2023;

[3]指导硕士研究生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 2021;

[4]湖南科技大学“教学优良榜”荣誉称号, 2017, 2021;

[5]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教师课堂教学竞赛(理科组)二等奖, 2016;

[6]湖南科技大学“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”, 2016, 2017;

[7]第十一届“挑战杯”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科技大学“优秀指导老师”, 2015。

研究方向

     主要从事认知及其发展、记忆与遗忘等方面的研究。